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智能安防系統建成后,再沒發生過一起盜竊案。”上海市長寧區元豐天山花園業委會主任李璋對小區治安狀況贊不絕口。來自警方的數據印證了他的這種感受:今年以來,長寧區99.5%的居民小區實現了入民宅盜竊零發案,盜竊案件破案率高達99.1%。李璋的話,表達了上海市民的普遍心聲。近一年來,上海市刑事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35.7%,其中入室盜竊和入民宅盜竊發案數同比下降60%以上;第三方評估上海走出了“全國十大擁堵城市”行列,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再創歷史新高。作為國際化超大城市,如何有效應對層出不窮的安全風險?
進出車輛號牌自動識別、防高空拋物探頭、地磁感應……這座城市各種安防設備一應俱全,讓越來越多的市民發現所住小區安全環境正在發生劇變。目前,上海已有1萬余個居民小區、2800余棟商務辦公樓宇完成智能安防建設,時刻關注著治安態勢的風吹草動,公安工作重心正在由應急處置向風險管控轉變。伴隨著安防硬件的不斷完善,社區安防的軟件也在同步升級。“我們小區有一輛車把別人的車位給占了,好多天了,也不知道是誰家的。”近日,靜安區美麗園居委會主任李淑華通過“微信警務室”群組,向靜安分局靜安寺派出所民警邵健反映情況。
循著這條不起眼的線索,邵健在“微信警務室”中,以“群主”身份向“群成員”征集線索,很快找到了剛從外地返滬的車主吳先生。原來,吳先生從老家駕車來滬期間曾路過疫區,抵滬后自覺在家隔離,車子一停十幾天。像這樣的“微信警務室”,上海共有5500余個,讓32萬名可依靠力量和72萬名熱心群眾可以隨時隨地向民警反映情況、提供線索。截至目前,已累計引導、協商、互助解決各類社會治理問題30余萬起。較之于居民社區,人員聚集的公共場所面臨的安全風險更大,防控難度更高。“五一”假期,上海市政府舉辦了“五五購物節”,作為上海地標的外灘迎來了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后的首個大客流。對此,黃浦分局外灘治安派出所所長劉海波顯得從容而淡定。原來,上海市公安局啟用的一項全新技術助力該所應對自如——智慧指揮可視化平臺在原有的大客流監測系統基礎上,整合交通、物聯網感知信息等要素,實現“一屏觀外灘”,并實現轄區社會面治安態勢的實時監測以及案事件一鍵指揮功能。劉海波介紹:“這項技術將時間、空間、資源三者有機融合,保證了指揮系統調度的精確性和時效性。”
智慧公安建設對城市治理的賦能作用同樣體現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近年來,上海公安交警依托城市運行“一網統管”賦能交通管理,實時感知路況,動態分配路權,智能誘導交通,努力破解國際化超大城市出行難的“城市病”。“現在的紅綠燈時長不再是固定的,會根據車流量動態調整。”每天開車路過浦東新區世紀大道的市民王強說,雖然現在馬路上車越來越多,但通行效率沒有降低。為讓小陸家嘴地區交通安全管理更加智能化、自動化,浦東交警研發了全新的智能信號燈系統,世紀大道及周邊12個路口信號燈全部調換成多功能復合視頻檢測器,使信號燈化身路口的哨兵,及時上報路口和路網實時情況。系統運行以來,區域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了10%以上。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