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未來中國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應用中心。因為這一地區財富最集中、產業最發達、人口最多、口岸通關頻率最高,因此必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數據源,并成為中國大數據主戰場。
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圈
隨著科技的發展,世界已經由萬維網跨入物物相連的物聯網時代。由于4K、8K高清技術和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技術的成熟和廣泛應用,全球數據量正在爆炸式增長,其中中國數據產生量增長最為迅速,平均每年增長速度比全球快 3%左右。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監測數據顯示,近幾年全球大數據儲量的增速每年都保持在40%左右,2016年甚至達到了87.21%的增長率。2013年全球大數據儲量為4.3ZB,2014年為6.6ZB,2015年為8.6ZB,2016年為16.1ZB,2017年達到21.6ZB。
2018年全球大數據儲量達到33.0ZB,其中中國產生的數據量約為7.6ZB,約占全球數據產生量的23%;美國的數據量約為6.9ZB,約占全球數據產生量的21%。歐洲、中東、非洲的數據產生量占比約為30%,日本和亞太數據產生量占比約為18%,全球其他地區數據產生量占比約為8%。
5G商用時代已經全面開啟,新一代通信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將會帶來萬物互聯的全新時代,在未來,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通過數據信息進行聯系將會日益緊密。在這種背景下,無論是人們的日常消費生活,還是政府的各種政務處理,都開始從線下轉為線上,從而形成社會變革的大趨勢。
預計到2025 年,美國產生的數據量將達到30.6ZB,中國產生的數據量將達到48.6ZB。也就是說,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圈。
粵港澳大灣區,掀開珠三角城市群發展新紀元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按照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粵港澳大灣區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個珠三角城市組成,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到7000萬,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粵港澳大灣區的橫空出世,掀開了珠三角城市群發展的新紀元。粵港澳大灣區GDP約占全國GDP的12%,超過京津冀和長三角。因此,無論是長三角還是京津冀,都無法與粵港澳大灣區相提并論。
目前,全球有四個最著名的灣區——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和中國粵港澳大灣區,被稱為“世界四大灣區”。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不可估量,有望實現與東京、紐約和舊金山三大灣區并駕齊驅。
按照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是要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頂級城市群。目前在全球四大灣區中,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GDP)已經排名第二,而且離第一的東京灣很近,5年內必成全球第一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競逐全球“大數據硅谷”
2019年7月,廣東印發《關于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選擇“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的特定區域,攜手港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全球大數據硅谷和國際數據經濟創新中心。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意見》指出:綜合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加快建設智慧城市,支持深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
2020年2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2020年工作要點的通知》,提出支持深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未來中國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應用中心,因為這一地區財富最集中、產業最發達、人口(常住+流動)最多、車流量最大、口岸最多、出入境人員最多,因此必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數據源,從而帶動相關產業蓬勃發展。
縱觀世界各大灣區的發展經驗,東京灣區、紐約灣區抓住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成為全球產業中心、金融中心;舊金山灣區抓住了第三次工業革命,讓硅谷成為全球科創中心。而這次,歷史把機遇留給了粵港澳大灣區。
中國不僅擁有當今世界最多的人口,還擁有全球最多的網民。2018年中國網民規模達8.29億,這對發展大數據產業,是一種龐大的資源。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與應用,包括網購支付、智慧出行、社交興趣、智慧健康、智能家居、智慧餐飲等的快速落地,讓人們產生了更多的行為數據。這些數據的研發、應用將派生出無限的產業鏈條,匯聚成巨量的產業集群。
2013年以后,全球大數據發展進入快車道。2017年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超過 300 億美元,由此延伸的相關產業總量超萬億美元。
作為資訊最發達、財富最集中的粵港澳大灣區,無疑將成為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和應用中心,比肩全球“大數據硅谷”。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表的新聞公報,2019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提交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4411件PCT國際專利申請排名第一。
在2019年國際專利申請50強中,深圳占據7席,除了華為,還有平安科技、中興通訊、大疆創新、華星光電、騰訊等,其中平安科技排名第8位,中興通訊排名第18位,大疆創新排名第23位,華星光電排名第31位,騰訊排名第43位。
2019年深圳的PCT國際專利申請公開量僅次于日本東京,大幅領先硅谷、紐約和以色列。PCT國際專利申請已連續16年居全國城市排名第一,占全國總量30.63%。
在大數據領域,目前在云計算、大數據領域有五朵最著名的“云”,華為云、阿里云、騰訊云、百度云、平安云,其中有三朵在深圳。華為全面布局機器視覺,騰訊和平安也積極布局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發展,大數據將成為一個融合和囊括多技術、多門類的新興科技產業。粵港澳大灣區將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協同和互補效應。
隨著高鐵和城市軌道的發展,一小時經濟圈、半小時經濟圈的實現,相鄰城市已經不再是分割的城廓。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已經成為未來城市的發展方向。
當粵港澳大灣區升級為國家戰略后,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的概念也隨之而至。《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深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將成為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把粵港澳大灣區的大數據中心放在深圳,必定會催生一個龐大的產業集群。
在此引擎的帶動下,深圳智能制造、數字經濟、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產業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這對深圳和珠三角安防、人工智能企業來說,是歷史賦予的又一次機會。
目前這一區域企業陣營包括:華為、騰訊、平安、中興、大疆、佳都、高新興、云從、云天勵飛、中控、洲明、艾比森、達實、英飛拓、廣電運通、捷順、安居寶、來邦、力維、萬佳安等。
從廣東數字政務,看粵港澳大灣區AI大數據應用前景
近年來,廣東省“互聯網+”指數連續排名全國第一,江蘇省、浙江省緊隨其后,三省總和占全國的33.1%。在數字政府改革和建設中,實現了領跑。具體到城市,深圳市、廣州市、北京市位列三甲。
其中,廣州是全國數字政務指數值最高的城市。2017年,平臺入口提供的服務項目數多達108項,其中83.33%為辦理服務。廣州也是辦理服務占比最高的城市,出入境、公積金、稅收申報、交通繳罰、戶政、生活繳費、投訴舉報等業務均可查詢和辦理,19個汽車客運站還實現了在微信上查詢和購買車票。
其次是深圳,廣佛同城化帶動佛山也加快了數字化步伐,受益于深圳創新外溢和產業承接的東莞,移動政務發展同樣亮眼,位于全國第四位。
在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對2018年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第三方評估中,廣東省首次躍居全國第一。2018年5月廣東推出了全國第一個依托微信的移動政務服務平臺“粵省事”,也成為全國政務服務的標桿“網紅”。
廣東模式成為數字政府建設的一個標桿,廣受關注。
“粵省事”是全國首個集成民生服務微信小程序。“粵省事”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優勢,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辦事更省事,以用戶、流量、平臺以及跨界等互聯網思維為導向,積極探索移動在線政務服務的新模式。
梳理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務服務事項,基于微信平臺,通過業務流程再造、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壓縮辦理時限,優化辦事體驗,不斷推動“以部門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模式轉變。
目前,在“粵省事”小程序上,民眾可辦理社保、公積金、出入境以及行駛證、駕駛證等近900項業務。
截至2019年12月初,“粵省事”小程序實名用戶累計2270萬,公眾號關注量累計583萬,67種電子證照,累計業務量3.9億筆。每5個廣東人就有一個在用“粵省事”。
2019年廣東數字政務指數排名保持榜首位置。以“粵省事”為代表的全省級數字政務體系建設,有效支持了廣東數字政務的高水平發展。排在廣東之后的依次是北京、山東和浙江,與去年相比排名保持不變。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聯合深圳市衛健委、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騰訊公司等單位,共同開發了“深i您-自主申報平臺”,提供統一的疫情健康狀態自主申報渠道,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字政務是廣東AI大數據應用的一個縮影。
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優勢
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國最早開放開發的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橋頭堡和試驗區,也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將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區納入整個城市群中,打造世界級的大灣區。
“香港—深圳”與“廣州—佛山”和“澳門—珠海”一起,共同構成粵港澳大灣區三大極點。其中“香港—深圳”是最為重要的極點。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香港和深圳均明確為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和核心引擎。
創新經濟是全球經濟引擎。近年,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不斷追趕和超越。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是唯一與發達經濟體創新差距不斷縮小的中等收入國家,也是唯一一個跨越與高收入國家創新鴻溝的中等收入國家。中國已經躋身全球創新領導者行列。
而處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圳,不僅超越北京、上海,也超越了全球數個知名的創新地區。
深圳擁有先進制造業和高科技制造業兩大優勢,此外還有由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構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由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慧裝備、海洋產業等構成的未來產業等。因此,深圳在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數據中心
眾所周知,數據是隨著人移動的,人越多經濟越有活力,數據產生最就越大。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必將產生更大更強的虹吸效應,從而催生出龐大的數據及其應用。
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廣州是國際商貿物流中心,深圳是科技創新之都,東莞被譽為世界工廠……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無法復制,僅以交通為例,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發達,擁有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和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廣州、深圳等重要港口,以及香港、廣州、深圳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空樞紐,便捷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讓粵港澳大灣區充滿了活力。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密集發達的高鐵、高速公路網絡,項鏈般串聯起“9+2”城市,從而形成一個巨無霸經濟體。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改革開放最早的地區,經過多年的發展,這里的傳統制造業正在全面升級,互聯網、移動終端、物聯網基礎雄厚,大數據資源豐富、市場應用前景廣闊。
數據,在過去往往被看作是一種不斷產生的、沒有價值的數據累積。但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產業的融合發展。數據,成為有價值的信息,并成為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
粵港澳大灣區將是未來中國最大、最具活力的數據源,是大數據產業最佳的掘金富礦。粵港澳大灣區,將帶動中國大數據產業的快速提升和發展。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