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規劃》顯示,2015年行業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按照全行業20%的年復合增長率估算,其中視頻監控系統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占安防電子系統的份額超過50%,成為其規模最大且最具增長潛力的細分領域。得益于中國過去十年政策引導,以及政府在基礎建設方面大力投入,拉動了安防市場的高速增長,隨著政策風向的調整,安防垂直應用市場增長迅速,全面帶動產業化應用的延伸。
安防垂直行業激戰打響
隨著市場上解決方案的多元化和渠道扁平化,無論是平安城市、金融、能源、電力、醫療等一線市場,還是醫療、教育、商鋪、民用行業,行業資源的競爭會慢慢加劇。而完善產品線和深入理解應用需求是未來產業的主課題。科達劉志強表示:“在技術上,科達會繼續加大投入,進一步提升我們在視頻編碼、圖像處理、智能分析、無線傳輸、云計算等領域的領先優勢;在產品上,科達會針對行業和通用兩類市場進一步豐富產品系列,同時加強這兩類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在解決方案方面,科達會聚焦在當前的優勢行業,同時進一步深化應用,確保解決方案處于行業第一的位置。”
以色列RISCO集團總裁MOSHEALKELAI介紹:“RISCO為銀行的ATM機、門禁控制系統、移動監控、云計算解決方案提供了優良的支持。除了先進的技術,RISCO在全國各地均建立分支機構,這是個巨大的優勢。未來我們希望在中國市場上與合作伙伴加強在銀行領域的合作,這對于RISCO來說已經變得非常重要。”
根據預估,除了政府主導的平安城市能源、交通、公檢法外,醫院、教育、連鎖商鋪、家庭等都將成為產業關注的熱點行業。當前,諸多安防企業覬覦智能交通這塊大蛋糕,力維向穩新分析:“交通行業主要分幾塊。目前來看蛋糕最大的是城市交通這塊,政府為了解決城市的擁堵,未來會對各個子系統進行互聯。高速公路未來的信息化建設需求也會開始上升。”
與傳統安防市場不同,民用安防更多應該理解為一個消費市場,大華股份朱江明表示:“安防的應用正從銀行、平安城市、教育、醫療、樓宇逐步滲透,這個滲透的過程,民用安防商機會逐漸凸顯,民用市場的需求更多的是小型化的解決方案和應用。消費市場形成規模還需要一定時間。”
大安防時代,三大熱門應用受關注
近年來,我國安防市場的需求狀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前國內安防行業最熱門、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主要有三類。
一類是以平安城市建設為代表的城市級大型安防項目,類似龍頭企業有中安消等。這類需求的客戶是中國各級地方政府,屬于“一把手工程”。這類需求具有總體投資大、技術要求高、涉及用戶廣、鏈接環節多的特點。該類項目主要有兩種建設模式,常規模式和bt(build-transfer)模式,而bt模式又可演變為bot(build-operate-transfer)和blt(build-lease-transfer)模式等。不論哪種建設模式,傳統產業鏈中的安防工程商都無法獨立承擔該類工程。
第二類是以個人安全、家居安全、社區安全為代表的民用安防。近幾年城市新建的住宅小區、智能大廈全部配備有視頻監控、門禁、防盜報警和樓宇對講等安保系統,有些家庭還個性化定制了家庭用安防系統;農村家庭現在也增強了安防意識,部分地區的農村安裝了家庭聯保系統,效果較好。
但是目前市場上的民用安防產品和系統方案,大都是在原來工業化產品或工程化方案的基礎上稍加改進而來,因而缺乏針對性,不太適合民用安防的實際需要;并且安防系統的誤報率較高,撤防也不方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安防意識的增強,以及對安防需求的增加,可以預見,未來數年民用安防市場將持續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三類是配套綜合安防、消防報警運營服務需求。報警運營服務模式是國外發達國家綜合安防的主要運作模式,目前在國內個別大城市有類似服務提供,但覆蓋范圍很小,提供的業務內容也不能很好滿足客戶的全方位需要。從國外安防行業近百年的發展經驗來看,聯網報警服務在一定范圍內,入網用戶越多,規模效應越明顯,越能利用“大規模定制”來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如防盜報警、火災預警、醫療救護等等)。鑒往知來,可以判斷,國內的聯網報警服務業也終將走“規模創造效益,規模滿足多元化需求”之路。
以這三類核心需求代表的安防新需求,對安防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必須具有產品設計制造、系統集成、工程施工和維保以及聯網運營服務等綜合能力,而傳統安防產業鏈中的任何類型的企業都無此實力。
概括來說,21世紀的中國安防行業,從用戶層面可以細分為個人安全、家居安全、社區安全、城市安全、環境安全、應急安全、消防安全、信息安全、行業安全和國土安全等十大類安全需求;從企業層面來看,企業必須同時具有兼容性好的軟硬件產品、統一的系統集成平臺、獲得產品的快速渠道、優質的工程施工以及良好的運營服務等五大要素。這兩個層面的變化,標志著國內的安防行業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國內大安防時代已經來臨。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