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時至今日,電子警察系統正在不斷的更新發展中,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硬件上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電子警察系統至今歷經了5個不同實現方式的階段。
電子警察發展歷程
第一個階段(2001年之前)
起步階段的電子警察系統以“數碼相機+地感線圈”為實現方式,雖然能抓拍違法車輛,但是此種方式采用民用數碼相機進行抓拍,穩定性較差,并且在設備損壞后,廠家一般不負責維修;其次,由于數碼相機更新換代快,同型號的數碼相機在一兩年后難以找到;且數碼相機無法實現連續抓拍,系統無法實現卡口功能。另外,此種方式采用地感線圈(感應棒)進行觸發,需要在前端鋪設地感線圈(感應棒),而地感線圈是需要在車道上切割環行線槽,然后埋設感應線圈(或感應棒)。車輛通過時感應線圈會發射信號給相應設備,檢測算是比較準確。但是由于需要在地下埋設感應線圈,這樣在加大了施工難度的同時,也提高了工程的成本。而且麻煩的是當路面變更渠化時還需要重埋線圈。另外,高緯度開凍期和低緯度夏季路面,以及路面質量不好的地方對線圈的維護工作都是巨大的,并且一段時間以后還需要重新更換線圈,施工維護成本相當高。
第二個階段(2001年~2005年)
這個階段的電子警察系統以“標清攝像機+數碼相機”為實現方式。隨著技術的進步,市面上有了標清攝像機,使得直接通過分析視頻的方式來檢測闖紅燈的違法行為成為了可能。此種實現方式避免了地感線圈存在的缺點,但依然采用民用數碼相機進行抓拍,存在穩定性差、更新換代快、廠家一般不負責維修等問題。另外,數碼相機無法實現連續抓拍,電子警察也就只能實現單一的對闖紅燈違法行為的抓拍。
第三個階段(2006年~2007年)
此時,電子警察系統的實現方式由“標清攝像機+數碼相機”過渡為“標清攝像機+標清攝像機”。由于工業級標清攝像機直接取代了民用數碼相機,從而避免了采用民數碼相機時的缺點,性能相對穩定。但由于標清攝像機的像素低,圖片分辨率最大為768×576,盡管可以滿足車輛檢測的基本管理需求,但也還是無法同時看到車牌和紅燈信號,對于公安部門稽查肇事逃逸車輛、套牌車輛、黑名單車輛等的司機面部特征來講就更顯得捉襟見肘了。并且施工量也較大,一個車道需要一臺攝像機來做特寫。
第四個階段(2008年~2009年)
這一階段的電子警察系統實現方式主要有兩種:高清CMOS攝像機+地感線圈、標清攝像機+高清CMOS攝像機。由于采用工業級高清CMOS攝像機,因此攝像機的性能穩定。同時攝像機可連續抓拍,以實現卡口監測等功能。但由于高清CMOS攝像機存在成像效果粗糙(對光線變化不敏感,抓拍圖片有時看不清紅綠燈,影響事后處罰)、幀率低(普遍為2~3幀/秒,無法實現視頻分析車輛行為和錄像的功能)等缺點,也還是達不到最理想的效果。
第五個階段(2010年~現在)
隨著大幀率高清CCD攝像機的普及、視頻分析算法的不斷優化,此階段的電子警察系統主要以“高清工業級CCD攝像機”為實現方式。繼2004年公安部發布的GA/T496-2004《闖紅燈自動記錄系統通用技術條件》、GA/T497-2004《公路車輛智能檢測記錄系統通用技術條件》之后,為了進一步規范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利用交通監控設備處理交通違法的行為,2009年公安部重新發布了GA/T496-2009《闖紅燈自動記錄系統通用技術條件》、GA/T497-2009《公路車輛智能檢測記錄系統通用技術條件》,并于2009年5月1日實施,以替代原有標準。新標準對系統的圖像清晰度、響應速度、智能程度、圖片存儲格式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圖像的質量來看,只能抓拍單一車道車牌部分圖像,而無法兼顧壓線車輛和駕駛員面部特征的標清設備將逐漸淡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將是高清設備。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