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上個月的月底,多家網站與新聞媒體都轉載了這么一篇新聞事件:在天津的606路公交車上,一個老人由于因為坐過站而要求司機停車遭拒后,竟然突然暴怒拉住公交車司機,致使公交車瞬間失控,越過護欄,并且把另一同向行駛的公交車撞向對面車道,最終致9車碰撞,并且多人受傷的悲劇事件。
公家車安全保護已經明顯滯后
面對這樣一條令人驚訝的新聞,我們無不譴責老人對于行車安全的藐視,甚至說是對所有乘車人生命安全的一種蔑視。不過,譴責之余,我們或許也同樣反思如今公共交通工具的一個安全保護的問題。當前,飛機為了防止劫機事件的發生,針對駕駛艙的出入口都有了十分嚴格的限制。而對于火車,地鐵,輪船等交通工具來說,駕駛員也基本都與普通的乘客有著十分寬裕的隔離區域。而對公交車來說,相關的保護卻幾乎是空白的。
面對這樣的反思,或許我們應該對這次事件產生慶幸,慶幸這次只是一個沖動的舉動,而非一個頗有預謀的恐怖事件,否則的話,這樣的安防漏洞又會給我們帶來一個何等慘烈的結果。
智能設施缺乏靈活應變能力
如今,平安城市以及智能交通的推行使交通管理中的智能化引入也隨之增強。然而,在這些技術的投入中,我們卻發現更多的集中在兩個趨勢。首先就是在交通管理上的應用。對比于一些特種車輛的需求,如今的智能化技術更多的還在宏觀管理的方面發揮著更多的作用。但是針對于一些細小卻又十分必要的應用需求來說,智能化在很多領域的應用上卻依然呈現出一種空白的態勢。其次,就是如今的智能化功能更多的還集中在一些監控領域的應用上,而對于一些針對突發事件的應急作用,或者一些危險事件的預防等等,如果單純依靠監控攝像機的智能化技術的話,恐怕從功效上來看,還十分的有限。
公交安全防范呼吁更多智能化
然而,對于一些宏觀管理以外的,或者是非監控類的安防智能技術投入我們是否真的就不需要呢?從這次的危機事件我們可以看出,答案注定是否定的。
公交安全防范呼吁更多智能化
在這次事件中,我們通過監控攝像機已經清晰的看到了事發的全過程。然而面對著日益接近的危險,我們卻發現面對無論結果如何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是束手無策的。而這也體現出了當前我們在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上的一個單一性與滯后性。
我們可以試想,如果在車輛的控制環節,適當的對車輛的操作行為進行的控制,采用一些簡單機械或者智能識別的模式去濾除一些可能會造成危險的極端操作,那么我們所要面臨的危險可能也就會因此而降低很多。
比如,通過車輛轉彎控制限制車輛急轉的角度,或者通過一些射頻技術等現代的安防技術,來確定車輛行駛過程中的安全空間等等。雖然這樣的投入可能會增加我們的設備成本,但是卻更容易避免一些突發事件的發生而造成那些意想不到的破壞。
駕駛室安防措施彰顯空缺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提到了無論是飛機還是火車,都對駕駛員有著十分全面的保護。然而對于公交車來說,這樣的保護卻在很多時候顯示出了它的空缺。
雖然對于公交車來說,司機與乘客的寬松聯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交司機的工作便利性。但是這也給駕駛員的行車安全帶來同樣的隱患。拋開這次意外事故的發生,我們既可以設想如果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遭遇到醉酒人員的騷擾,或者遭遇一些更嚴重的蓄意破壞。然而,無論是哪一種行為對于駕駛員來說幾乎都是缺乏保護的。
公交車安全也要與時俱進
而如果我們要是可以給駕駛員的駕駛室區域增加一些簡單,傷害力小,卻又能提供警醒作用的裝置的話,恐怕多少也會給一些無意識的破壞,或者是沖動情緒下的過激行為進行一種一定程度上的阻止。在很多時候,面對無意識的危險行為,這些簡單的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這在當前的應用中卻依然還沒有任何的作為。
公交安全更要立體化(圖片來源湄洲網)
公交車安全也要與時俱進
經歷了9.11事件,馬德里地鐵恐怖襲擊等多次恐怖事件的"洗禮"之后。公共交通工具的安檢措施已經被更多的所關注。不過,對于公交車這個人員密集的場所,相應的技術防范手段卻依然停留在一種簡單人力的初級階段。
雖然比較飛機和地鐵等大型的交通工具,公交車遭襲所造成的后果要比前兩者小很多,但是并不意味著公共汽車所面臨的安全威脅就可以直接被我們忽略。可是,從目前的技術配置來看,針對公交車尤其是公交司機的安全保護在意識上顯然都是欠缺的。
公交安防呼吁智能化
在此之前,關于各種公交車司機遭受各種襲擊的新聞在網上并不鮮見。其實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為公交司機的安全保護一次又一次的敲響了警鐘,而這也要求相關的管理部門,在公交車的安全防護上,也要與時俱進的實現主動而且又立體的現代化防護手段。否則的話,一旦真的恐怖襲擊降臨于公交工具的話,那么我們遭受的將是一場更為慘痛的記憶。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