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獵芯網一篇《再見,中國電子制造40年的超級繁榮周期——冬天來了!》報道與比特幣閃崩,礦機甩賣的消息讓整個電子產業圈徹底感受到2018年冬天的寒意,雖然近年來,便一直有專家在指出國內電子制造產業的寒冬將至,但這次是否會如文章所說是超越東南亞金融危機與全球危機對中國電子制造業撼動力,本文結合網上其他相關報道,共同談談目前的趨勢。
1.宏觀層面:國家政策收緊+貿易戰加稅
帶給安防行業最直觀的感受是“去杠桿”政策影響國內需求、中美貿易爭端帶來國內廠商海外市場拓展受阻風險。但對整個電子產業界而言,在經歷上半年一輪環保清算、去杠桿、擠泡沫等影響后,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已被壓垮,跑路破產集中爆發,制造業的訂單持續減少,房地產也在苦苦支撐。加上這場充滿無法確定因素的貿易摩擦,基本可以斷定未來的經濟增速將繼續下行,意味著所有人的日子將不好過,區別只在于多點或者少點的問題。“活下去”已經不再是自謙,而是現實。
最近幾年,歐美、日韓電子制造企業先后爆出“逃離潮”,據專家指出,2008年金融危機時,制造業在最困難的時候凈利潤還在12%~15%左右,但這幾年凈利潤卻只有1%~3%,可以說薄如刀片。
2.半導體行業如履薄冰 《再見,中國電子制造40年的超級繁榮周期——冬天來了!》文章中提到,全球模擬芯片下游應用變化來看,整體的需求在下降。無論是消費類,還是汽車和工業類,都沒有明顯的興奮點,這是供應鏈端的現實狀態。同時在IC分析機構ICInsights2018年全球15大半導體企業中,半導體產業的贏家基本上都集中在存儲和CPU+GPU等主控芯片領域。而殘酷的真相是,如果拋卻存儲芯片和攝像頭芯片漲價幅度,2018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增長很有可能是是負數。
3.物聯網的泡沫,下一個是人工智能嗎
雖然業內看好物聯網未來發展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但目前的物聯網應用仍然處在初級的階段,物物連接要上升到物物智聯的階段,要突破的東西太多。以智能家居為例,目前的銷量及用戶的口碑,并未達到預期,而企業級的應用雖然也開始在部署,但周期不會短,而且成本也相對較大,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舉步維艱。這也是為什么難以出現物聯網的巨頭或者智能家居的巨頭的原因。文章指出,當前物聯網的芯片級層面,只是多了一些傳感器或者通信模塊,其他的底層和操作系統并不屬于創新者。
與之類似的是人工智能。雖然安防是人工智能落地的最佳場景之一,但從嚴格意義上而言,當前的AI應用實質上只是智能分析的升級版,可能達不到人工智能要發揮的10%,但動不動便是幾十億美元的融資,對于創業公司而言也不會百分百的好事,估值過高持續融資便會有壓力,畢竟當前的人工智能仍然處于弱人工智能階段,才剛剛起步。
“泡沫是很難確定的,除非它破了”。
4.崩潰的股市及制造業收入下降
春江水暖鴨先知,歐美股市從10月份開始,意法半導體、英偉達、賽靈思、英特爾等知名芯片股逐漸從高位快速震蕩下墜。而在中國,雖然芯片業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但大部分芯片公司的股市走勢并不出眾。
目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國內中低端制造業正向高端轉型、十年一次的經濟危機等影響下,制造業的好日子已經可能正在結束或者即將結束,但制造業的產業規律便是如此。雖然有些企業學習互聯網開始靠講故事不斷獲得資金,但這并不符合產業發展邏輯,也將注定失敗。未來幾年內,出口與投資都將繼續下降,去庫存活動將持續增加,企業應在交易中,避免壞賬發生才是目前該想的問題。
或許,退潮了才知誰在裸泳,寒冬了才知誰穿棉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