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編者按:日前,市公安局技術防范辦公室、市社會公共安全技術防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印發通知,要求從2008年5月1日起,本市用于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的硬盤錄像機,應達到國家標準《視頻安防監控數字錄像設備》(GB20815-2006)規定的Ⅱ類機(專業型數字錄像設備)或Ⅲ類機(綜合型數字錄像設備)的A級產品要求。還應依據《GB20815》8.2.1的規定,具有DVD視(音)頻信號數據輸出接口,輸出的視(音)頻復制信號均能使用通用影音播放軟件(Media player、RealPlayer、暴風影音、Powerdvd、金山影霸)播放,或可直接在通用設備上回放。本市原持有《安全技術防范產品生產登記批準書》(以下簡稱《生產登記批準書》)的硬盤錄像機生產企業,應按《GB20815》重新申請型式檢驗,并申領《生產登記批準書》。原《生產登記批準書》將自2008年5月1日起自動作廢。現將該國家標準全文刊登如下。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視頻安防監控系統中數字錄像設備的通用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對文件要求及標志、包裝、運輸和存儲。
本標準適用于以安全防范監控為目的的視(音)頻數字錄像設備的生產和檢驗。其他應用領域的視音頻數字錄像設備可參照使用。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 191—2000,eqv ISO 780:1997)
GB/T 2828.1 計數抽樣檢驗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 2828.1—2003,ISO 2859—1:1999,IDT)
GB/T 2829 周期檢驗計數抽樣程序及表(適用于對過程穩定性的檢驗)
GB/T 7401—1987 彩色電視圖像質量主觀評價方法
GB 9254 信息技術設備的無線電騷擾 限值和測量方法(GB 9254—1998,idt CISPRZZ:1997)
GB/T 9813—2000 微型計算機通用規范
GB 12663—2001 防盜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
GB 15207—1994 視頻入侵報警器
GB/T 1521l—1994 報警系統環境試驗
GB 16796—1997 安全防范報警設備 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
GB/T 17626.2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GB/T 17626.2—2006,IEC 61000-4-2:2001,IDT)
GB/T 17626.3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GB/T 17626.3—2006,IEC 61000-4-3:2002,IDT)
GB/T 17626.4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GB/T 17626.4—1998,idt IEC 61000-4-4:1995)
GB/T 17626.5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GB/T 17626.5—1999,idt IEC 61000-4-5:1995)
GB/T 17626.6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GB/T 17626.6—1998,idt IEC 61000-4-6:1996)
GB/T 17626.11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的抗擾度(GB/T 17626.11—1999,idt IEC 61000-4-11:1994)
GB/T 17799.1—1999 電磁兼容 通用標準 居住、商業和輕工環境中的抗擾度試驗(idt IEC 61000-6-1:1997)
GB/T 17799.3—2001 電磁兼容 通用標準 居住、商業和輕工環境中的發射標準(idt IEC 61000-6-3:1996)
GA/T 367—2001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
GY/T 134—1998 數字電視圖像質量主觀評價方法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數字錄像設備 digital video recording equipment;DVR
利用標準接口的數字存儲介質,采用數字壓縮算法,實現視(音)頻信息的數字記錄、監視與回放,并可帶有系統控制功能的視頻設備或視頻網絡傳輸與監控的設備。
3.2
圖像質量 video image quality
圖像信息的完整性,包括圖像幀內對原始信息記錄的完整性和圖像幀內間連續關聯的完整性。它通常按照如下的指標進行描述:像素構成、信躁比、原始完整性(如色彩還原、位置毗鄰關系、運動關系等)。
3.3
數字圖像格式 video data format
單幀數字圖像的像素總數,如320X240,352X288,640X480,704X576等。
3.4
分辨率 resolution
在本標準中,分辨率專指數字錄像設備回放出來的一幀圖像能被人眼分辨出的像素數。
3.5
信噪比 signal to noise ratio
參考視頻的數字信號在壓縮前的信號能量(通常取最大灰度級)與對其進行壓縮—解壓后失真視頻的數字信號的能量之比。
信噪比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255是最大灰度級,RMSE就是圖像的平均平方(根)誤差,即MSE的平方根。
其中,f(i,j)和F(i,j)分別為解碼圖像和原始圖像的像素的灰度值,MXN為圖像大小,i和j為像素在圖像中的坐標。
注:模擬視頻信號中,亮度信號幅度的標稱值與隨機雜波幅度的有效值之比,用分貝(dB)數表示。
在信號處理、傳輸過程中,信噪比是指某一測量點的信號功率與噪聲功率之比。
3.6
分辯力 definition
對一幀等寬的黑白相間的線條之圖像,分辨其黑白線條最小寬度的能力。
3.7
參考視頻信號 reference video signal
用于測評DVR視頻質量的、內容符合規定要求的原始視頻信號。它可以是原始的具有5級圖像質量水平的模擬視頻信號,也可以是無壓縮的在原始的具有5級圖像質量水平的模擬視頻信號基礎上按照標準方法量化的數字視頻信號(視頻PCM數據流)。
3.8
失真視頻 distortional video signal
輸出視頻
經DVR壓縮—解壓處理后的、相對于參考視頻有失真的視頻信號,指DVR輸出的視頻信號。
3.9
圖像的連續性 video continuity
符合人眼視覺暫留特性的圖像中活動內容的連貫性和流暢性。
3.10
幀率 frame rate
記錄和回放的圖像序列中每秒所包含的圖像幀數。
3.11
壓縮比 compression ratio
數字信號壓縮處理前后的數據量之比。
3.12
碼流 bit stream
比特流 bit stream
二進制連續數據流。碼流的大小用碼率(比特率)來表示,它是指每秒鐘通過指定端口的二進制連續數據流的數量。
3.13
最大記錄間隔 maximum interval
連續圖像分段記錄過程中,相鄰兩個記錄之間允許的最大時間間隔。
3.14
總資源 total resource
單臺DVR設備同時處理(采集、壓縮、存儲、監視等)多路視(音)頻信號的能力,通常用特定圖像格式下每秒記錄圖像的總幀數來表示。
3.15
視音頻同步 synchronization of video and audio
回放時視頻、音頻信號的時間一致性,用同一視音頻源的視頻、音頻信號間的延遲時間來表示。
3.16
報警預錄 pre-recording before alarm
記錄響應報警事件發生前的視(音)頻信號。
3.17
操作授權(口令) word of command
可被設定的,用于鑒別登錄用戶,并防止非正常進入系統的一組特定的授權。
4 產品分類、分級
4.1 產品分類
數字錄像設備,按其功能和用途分為基本型、專業型、綜合型3類。
各類設備對應的必備功能和選用功能如下:
4.1.1 I類 基本型數字錄像設備
采用數字壓縮方式記錄視(音)頻信號,可直接替換模擬監控系統中的錄像機。除前端器材外,通常還需要與其他監控設備共同使用,方可構成監控系統。
必備功能:
a) 記錄、回放全雙工;
b) 報警聯動;
c) 圖像檢索;
d) 權限管理;
e) 數據保密;
f) 日志功能;
g) 迭加圖像標識信息和時間。
選用功能:
a) 視音頻同步;
b) 外圍設備控制。
4.1.2 Ⅱ類 專業型數字錄像設備
具有視(音)頻切換器、多畫面處理器及錄像機的基本功能,可同時記錄和回放多路視(音)頻信號,并能控制前段設備,可構成完整的監控系統。
必備功能:除具備4.1.1所有功能外,還應具有:
a) 圖像多畫面顯示;
b) 視頻入侵檢測;
c) 系統控制;
d) 系統(故障)自檢;
e) 故障報警;
選用功能:
a) 網路傳輸、分控與報警預錄;
b) 區域遮攔。
4.1.3 Ⅲ類 綜合型數字錄像設備
可同時記錄、監視、回放多路視(音)頻輸出,通過報警聯動接口、控制接口、網絡互聯接口及網絡分控裝置,實現與前端設備、網絡設備的聯接,構成綜合監控系統。
必備功能:
a) 大容量、多路輸出的切換;
b) 綜合監控系統的管理。
選用功能:
a) 帶報警聯動的電子地圖顯示和操作;
b) 多個完整的監控系統的管理;
c) 圖像信息復制;
d) 模擬視頻輸出。
4.2 產品分級
數字錄像設備,按其監視、回放的圖像質量由低到高分為B、A兩級。各級產品相應的圖像質量要求如下:
4.2.1 B級
分辨率(像素) <704×576
信噪比 ≥28 dB
監視水平分辨力 ≥270 TVL
回放水平分辨力 ≥220 TVL(不小于25幀/s)
4.2.2 A級
分辨率(像素) ≥704×576
信噪比 ≥35 dB
監視水平分辨力 ≥400 TVL
回放水平分辨力 ≥300 TVL(不小于25幀/s)
5 產品標記
數字錄像設備按下述方式進行標記
6 產品設計基本要求
6.1 軟件設計要求
6.1.1 設備配置的軟件應與其硬件資源相適應。除系統軟件、部件驅動軟件和應用(管理)軟件外,對同一系列產品的軟件應遵循系列化、標準化、模塊化、中文化和兼容的原則。
6.1.2 設備應配備滿足功能需要的基本操作系統,并有明確的版權說明。具有中文處理能力和自檢能力。配置的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的種類、功能及使用范圍,應在產品標準中明確規定,產品功能應與說明書相符合。
6.1.3 設備的文檔、中文信息處理(字符集、漢字字型、漢字輸入法、漢字字庫)和軟件備案號等應符合GB/T 9813—2000中4.1.5、4.1.6、4.1.7的要求。
6.2 硬件設計要求
6.2.1 設備的硬件設計,應進行可靠性、維修性、易用性、軟件兼容性、安全性和電磁兼容性設計。如果設計系列化產品,應遵循系列化、標準化、模塊化和兼容的原則,并應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硬件系統和單元設計應留有適當的邏輯余地,硬件系統應具有一定的自檢功能。
6.2.2 硬件應具有可擴展性,特別是可擴充多媒體部件,并易于維修。其CPU配置、總線速度、存儲器、輸入輸出控制器、聯動控制器、網絡接口、配置的系統軟件等,應在產品標準中明確規定,產品功能應與說明書相符合。
6.3 產品外觀和結構要求
6.3.1 產品的外觀和結構應符合GB/T 9813—2000中4.3的要求。
6.3.2 數字錄像主機應有顯示主機工作狀態的燈光指示。
6.3.3 數字錄像主機機殼內應有接線座,外接引線須有數字或字符標識。交流電源引入線,采用插頭座或焊接(加防護隔離)形式。
6.4 接口要求
6.4.1 模擬視頻接口
接插件:BNC、VGA;信號:全電視信號;輸入/輸出電平:1.0 V(p—p),75Ω ;極性:正極性。
6.4.2 模擬音頻接口
接插件:BNC、RCA;輸入電平:0 dBm,±10 dBm;高阻;輸出電平:線路電平。
6.4.3 報警聯動接口
輸入為無源開路和/或閉路;輸出為無源開路和/或閉路;采用繼電器輸出的,其觸點容量應不低于500 mA。
6.4.4 網絡接口
應配有串口、USB、Ethernet等一種或多種標準網絡或傳輸接口,并能實現單向或雙向數據傳輸。支持局域網和廣域網連接。
7 產品機電性能基本要求
7.1 環境適應性要求
7.1.1 數字錄像設備的氣候與機械環境適應性應滿足GB/T 15211—1994的5.1中嚴酷等級3、5.2中嚴酷等級4、5.3中嚴酷等級3、5.4中嚴酷等級1和5.6中嚴酷等級3的要求。
7.1.2 在易燃易爆等危險環境下運行的數字錄像設備應有防爆措施,并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要求。
7.1.3 在過高、過低溫度和/或過高、過低氣壓環境下,和/或在腐蝕性強、濕度大的環境下運行的數字錄像設備,應根據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要求,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7.2 電磁兼容性要求
7.2.1 設備抗擾度要求
對設備進行靜電放電、射頻電磁場輻射、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浪涌(沖擊)、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以及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共6項抗擾度試驗,設備的抗擾度性能應符合GB/T 17799.1—1999中的表1、表2和表4中規定限值的要求。
7.2.2 設備發射要求
設備的輻射和傳導發射值應符合GB/T 17799.3—2001中的表1中規定限值的要求。
7.3 安全性要求
7.3.1 電源線
電源(a.c.)引出線必須使用三芯電源線,其中地線必須與設備的保護接地端連接牢固,其接觸電阻不應大于0.5Ω,并應能承受19.6 N的拉力作用60 s不損傷和脫落。
7.3.2 絕緣電阻
電源(a.c.)引入端子與外殼裸露金屬部件之間的絕緣電阻在正常大氣條件下應≥100 MΩ,濕熱條件下應≥10 MΩ。
7.3.3 抗電強度
設備電源插頭或電源引入端與外殼裸露金屬部件之間,應能承受表1規定的45 Hz~65 Hz交流電壓或相當于交流峰值的直流電壓歷時1min的抗電強度試驗,應無擊穿和飛弧現像。
表1 抗電強度要求
7.3.4 泄漏電流
應不大于5 mA(a.c.峰值)。
7.3.5 防過熱
設備在正常工作條件下應能安全工作,不應起火;操作人員接觸到可觸及件時不應有燙傷的危險。
7.3.6 溫升
設備在正常工作條件下,其外殼溫度不應超過65℃,機內發熱部件連續工作4 h后,其溫升不應超過該部件的規定值。
7.3.7 阻燃
非金屬外殼的設備,其機殼經火焰燃燒5次,每次5 s,不應助燃和自燃。
7.3.8 設備的安全性
設備的安全性應滿足7.1.2和7.1.3的要求。
7.4 穩定性要求
設備在正常工作條件下,連續工作168 h,不應出現電、機械或操作系統的故障。
7.5 可靠性要求
本標準采用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MTBF)衡量產品的可靠性水平。設備在正常氣候條件下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MTBF)應不小于4 000 h,并在產品的技術文件中明示。
8 產品功能基本要求
8.1 視(音)頻數字信號的壓縮方式
8.1.1 視(音)頻數字信號的壓縮方式推薦采用ISO/IEC/ITU相關標準的規定。本標準不對具體的壓縮編碼方法作出規定,只規定最后的圖像數據格式,而不管采用何種方法獲得這些數據格式。
8.1.2 壓縮后的圖像數據格式應滿足產品分級的要求。所采用的視(音)頻信號壓縮方式應在產品標準中明確規定,并在產品技術文件中明示。
8.2 視(音)頻數字信號的記錄方式
8.2.1 存儲格式
采用自動分段記錄格式時,相鄰兩段間最大記錄間隔時間應≤0.4 s。
對于記錄在存儲介質上的視(音)頻信息,取出的存儲介質應能在同型號的其他設備上正常回放,以保證設備發生故障后記錄資料的留存(或復制)。
復制后的視(音)頻信號,應能在通用的設備上回放,并不易被篡改。
8.2.2 壓縮碼流
視(音)頻信號壓縮、存儲所使用的最大(或最小)碼率(碼流)應在產品標準中明確規定,并在產品的技術文件中明示。
8.2.3 存儲空間
存儲空間應與設備(系統)的總資源相適應。總記錄時間(或存儲總容量)應在產品標準中明確規定,并在產品的技術文件中明示。
應具有在超存儲總容量時記錄自動覆蓋功能。
8.3 監視、記錄、回放的圖像質量要求
本標準對DVR圖像質量的測試與評價,采用主觀評價與客觀測試相結合的方法。客觀測試采用基于特征量提取的數字視頻質量評價方法(其原理參見附錄C)。主觀評價采用GY/T 134—1998規定的方法;也可采用GB/T 7401—1987規定的方法;主觀評價指標的說明,見附錄A,主觀評價指標體系采用本標準10.2.3的表2或/和表3,主觀評價的合格判據見附錄B。
8.3.1 圖像質量客觀測試要求
8.3.1.1 圖像分辨率(像素數量)
DVR回放圖像的分辨率應滿足產品分級的要求,應在產品標準中明確規定,并在產品的技術文件中明示。
8.3.1.2 信噪比
本標準所要求的信噪比,主要是指視(音)頻信號壓縮前—解壓后數字視(音)頻信號的信噪比。需要時,可用A/D轉換前—D/A轉換后模擬視音頻信號的信噪比來代替。
數字視(音)頻信號的信噪比應滿足產品分級的要求,應在產品標準中明確規定,并在產品技術文件中明示。
8.3.1.3 圖像幀率
本標準所要求的圖像幀率,主要是指回放圖像的幀率。
DVR回放圖像幀率應≥6幀/s,B級、A級產品應不小于25幀/s,具體指標應在產品標準中明確規定,并在產品的技術文件中明示。
8.3.1.4 水平分辨力
8.3.1.4.1 監視水平分辨力
a) B級:所有視(音)頻通道處于錄制狀態時,單路監視圖像水平分辨力,應≥270 TVL。
b) A級:所有視(音)頻通道處于錄制狀態時,單路監視圖像水平分辨力,應≥400 TVL。
8.3.1.4.2 回放水平分辨力
a) B級:所有視(音)頻通道處于錄制狀態時,單路回放圖像的水平分辨力,應≥220 TVL。
b) A級:所有視(音)頻通道處于錄制狀態時,單路回放圖像的水平分辨力,應≥300 TVL。
8.3.2 圖像質量主觀評價要求
所有視(音)頻通道處于錄制狀態時,單路監視、回放圖像畫面信息不應有明顯的缺損,物體移動時圖像邊緣不應有明顯的鋸齒狀、拉毛、斷裂等現像。具體要求應按10.2.3的表2或/和表3的規定進行5級評分。合格判據應按附錄B的規定執行。
8.4 總資源
設備總資源即每秒處理圖像的總幀數,應在產品標準中明確規定,并在產品的技術文件中明示。
DVR設備總資源的確定,取決于設備功能(監視、記錄、回放的監控;查詢、編輯、自檢、加密、系統管理能力等)的多少和系統規模(通道數目,信號處理速度,傳輸介質與傳輸方式等)的大小。
8.5 視音頻同步記錄功能
數字音頻的質量、與數字視頻的同步能力應滿足使用要求:回放時,與原始現場的聲音相比,相對于視頻圖像不應存在明顯的滯后或超前。基本要求是,如果記錄/回放一段電視畫面,其中人物說話的口型和聲音應基本一致。
視音頻信號的同步方式可有多種選擇,但視音頻信號的失步時間應≤1 s。
8.6 視頻入侵檢測功能
進入視頻警戒狀態的DVR設備,在警戒區域內探測到移動目標時,應能啟動記錄和/或發出報警信號。
警戒區域的大小、位置、靈敏度、區域個數及進入警戒或撤除警戒等功能,均應能設置。
8.7 視頻信號丟失報警功能
當視頻信號丟失時,應能發出報警信號,響應時間≤5 s,并滿足GA/T 367—2001中3.15和4.4.3.4的要求。
8.8 報警聯動功能
設備應具有報警聯動的接口,能支持無源的開路和/或閉路信號接人,能實時響應并啟動記錄和輸出聯動信號。其報警響應時間、記錄啟動延時、報警前預錄時間等應在產品標準中明確規定,并在產品的技術文件中明示。
8.9 報警預錄功能
專業型、綜合型數字錄像設備,當設備探測到視頻入侵報警和/或收到報警聯動觸發信號時,應能啟動設備相應的通道進行聯動記錄。設備應能預錄報警觸發前≥5 s的視(音)頻。
8.10 全雙工功能
在所有視(音)頻通道處于滿負荷記錄的狀態下,進行檢索及回放操作時,應均能正常運行,且不丟幀。
應提供便捷地檢索(日期、通道、記錄模式等)和回放(正常速度、快進、快退、慢進、慢退、單幀進和/或退、暫停、單路全屏等)的方式。
8.11 故障報警功能
設備應具有故障報警功能,故障提示聲壓不得小于60 dBA,持續時間不得小于5 min。
8.12 運行狀態自檢與故障恢復功能
對于在記錄過程中出現的系統死機或意外故障,設備應能在規定的時間內自動恢復其正常工作狀態并使故障前的信息不丟失。故障恢復時間不大于5min,應在產品標準中明確規定,并在產品的技術文件中明示。
8.13 對前端設備的控制與多路實時監控、切換功能
設備對前端設備的控制功能、多路實時監控功能、切換功能應滿足產品分類的要求,應在產品標準中明確規定,并在產品的技術文件中明示。
8.14 組網功能
具有組網功能的DVR,其網絡系統應能實現對任意一個監控點的視頻監視、現場聲音復核和/或對講;網絡分控應能對網絡監視主機的記錄進行檢索、回放。
最多允許同時操作的分控數,應在產品標準中明確規定,并在產品的技術文件中明示。
8.15 數據備份
設備對重要的數據能夠進行備份。
8.16 操作授權、數據加密與數據安全
DVR設備均應具有權限管理、數據保密、運行日志功能。
設備應設置操作口令,宜有圖像加密、防篡改、防非法復制等措施,以保證原始數據的完整性。重要的圖像應加保護,不被刪除和覆蓋;設備應有防偶發死機的措施(如硬件看門狗或軟件、硬件看門狗或定時自動起動等),死機后的自動恢復時間應滿足8.12的要求。
9 產品機電性能試驗
9.1 軟件、硬件設計檢查
檢查設備的硬件和軟件配置。
9.2 外觀及機械結構檢驗
按GB 12663—2001中8.3~8.7的方法進行試驗。
9.3 接口檢查
檢查DVR的視頻、音頻、報警聯動、網絡接口等設置。
9.4 環境適應性試驗
9.4.1 高溫試驗(工作狀態)
試驗設備和程序按GB/T 15211—1994中5.1的規定,嚴酷等級3。在試驗過程的最后0.5 h,進行樣品的基本功能測試。試驗后,至少恢復1 h,測試樣品的基本功能。
9.4.2 低溫試驗(工作狀態)
試驗設備和程序按GB/T 15211—1994中5.2的規定,嚴酷等級4。在試驗過程的最后0.5 h,進行樣品的基本功能測試。試驗后,至少恢復1 h,測試樣品的基本功能。
9.4.3 恒定濕熱試驗
試驗設備和程序按GB/T 15211—1994中5.6的規定,嚴酷等級3。在試驗過程的最后0.5 h,進行樣品的基本功能測試,試驗后,至少恢復1 h,測試樣品的基本功能。
9.4.4 沖擊試驗
試驗設備和程序按GB/T 15211—1994中5.3的規定,嚴酷等級3。測試樣品的基本功能,然后目視檢測樣品的外部和內部的機械損傷。
9.4.5 正弦振動試驗
試驗設備和程序按GB/T 15211—1994中5.4的規定,嚴酷等級1。測試樣品的基本功能,然后目視檢測樣品的外部和內部的機械損傷。
9.5 電磁兼容性試驗
9.5.1 抗擾度試驗
9.5.1.1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
按GB/T 17626.2中規定的試驗和測量方法對設備進行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和檢測。
9.5.1.2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按GB/T 17626.3中規定的試驗和測量方法對設備進行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和檢測。
9.5.1.3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按GB/T 17626.4中規定的試驗和測量方法對設備進行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和檢測。
9.5.1.4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按GB/T 17626.5中規定的試驗和測量方法對設備進行浪涌(沖擊)抗擾度驗和檢測。
9.5.1.5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按GB/T 17626.6中規定的試驗和測量方法對設備進行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試驗和檢測。
9.5.1.6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按GB/T 17626.11中規定的試驗和測量方法對設備進行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的抗擾度試驗和檢測。
9.5.2 騷擾度試驗
9.5.2.1 輻射騷擾試驗
按GB 9254規定的試驗方法進行試驗。
9.5.2.2 傳導騷擾試驗
按GB 9254規定的試驗方法進行試驗。
9.6 安全性試驗
9.6.1 電源線試驗
目測電源線(Ac)插頭,按GB 16796—1997中4.4.5的規定試驗,測試接地端接觸電阻,并作電源線拉力試驗。
9.6.2 絕緣電阻試驗
將受試樣品的開關處于接通位置,按GB 16796—1997中4.4.4的規定試驗。
9.6.3 抗電強度試驗
將受試樣品的開關處于接通位置,按GB 16796—1997中4.4.3的規定試驗。
9.6.4 泄漏電流試驗
按GB 16796—1997中4.4.6的規定或將受試樣品施加正常工作電壓,用泄漏電流測試儀,測試機殼對地的泄漏電流。
9.6.5 防過熱試驗
目測和觸摸。
9.6.6 溫升試驗
按GB 16196—1997中4.6.1的規定試驗。
9.6.7 阻燃試驗
按GB 16796—1997中4.6.2的規定試驗。
9.7 穩定性試驗
設備在正常工作條件下,連續工作168 h。
9.8 可靠性試驗
按GB 12663—2001中8.18的方法進行試驗。
10 產品功能試驗
10.1 試驗條件
a) 環境條件:
1) 溫度:15℃~35℃;
2) 相對濕度:25%~75%;
3) 大氣壓:86 kPa~106 kPa。
b) 工作條件:滿負荷狀態下。
10.2 監視、記錄、回放的圖像質量試驗
10.2.1 對參考視頻源的基本要求
根據安全防范視頻監控的特殊要求,本標準規定,制作評價視頻圖像質量用的參考視頻源應滿足以下條件:
a) 具有快速運動的圖像畫面,如銀行點鈔員的點鈔操作、行進中的車輛等;
b) 具有復雜場景的圖像畫面,如室內多人運動、室外多人運動等;
c) 具有低照度環境的圖像畫面,如照度在1 lx~5 lx或更低的環境下等。
10.2.2 圖像質量客觀測試
10.2.2.1 基于特征量提取的數字視頻質量測試評價法
標準源的制作方法、圖像分辨率、信噪比、幀率的測試試驗步驟,參見附錄C。
10.2.2.2 水平分辨力測試
a) 監視水平分辨力
在所有視(音)頻通道處于記錄的狀態下,將標準視頻信號發生器的多波群、綜合測試信號逐一與各通道連接進行監視,目測各通道監視圖像單路在顯示器(監視器)圖像中心楔上水平方向的分辨力。
b) 回放水平分辨力
在所有視(音)頻通道處于記錄的狀態下,目測各通道被記錄的多波群、綜合測信號回放圖像單路在顯示器(監視器)中心楔上水平方向的分辨力。
10.2.3 圖像質量主觀評價
10.2.3.1 對觀看員(評價人員)的基本要求
應按GY/T 134—1998中4.5的規定執行。
10.2.3.2 觀看條件的評價系統
應按GY/T 134—1998中4.1和4.2的規定執行。
10.2.3.3 評價指標
根據安防視頻監控的特殊要求,本標準推薦兩種主觀評價指標體系,供評價者采用。兩種評價體系均采用5級評分制。評價監視圖像和回放圖像所采用的顯示設備的成像面積應相同。
主觀評價指標體系一:見表2;對評價指標的說明,見附錄A。
表2 主觀評價指標體系
主觀評價指標體系二:見表3。
表3 主觀評價指標體系
10.2.3.4 評價方法的合格判據
評價方法的合格判據見附錄B。
10.3 視音頻同步試驗
10.3.1 使所有視音頻通道同時處于記錄狀態,連續工作≥4 h。
10.3.2 隨機選擇某一文件中至少5個時間點位(包括該文件開頭和結尾在內)視音頻進行回放。
10.3.3 用目視和耳聽,綜合評價視音頻監視和回放的同步效果。
10.4 視頻入侵報警功能試驗
將攝像機、視頻信號源等與DVR連成系統,按GB 15207—1994中6.3.4、6.3.5、6.7.5進行試驗。
10.5 視頻信號丟失報警功能試驗
關閉或斷開與被測設備相連接的視頻信號,應產生報警。
10.6 報警聯動功能試驗
在報警聯動的接口處輸入一開路或閉路觸發信號。
10.7 報警預錄功能試驗
使視頻警戒區的圖像信號發生變化和/或觸發報警聯動接口,進行記錄。再回放相應的記錄。
10.8 全雙工功能試驗
在所有視(音)頻通道處于滿負荷記錄的狀態下,先對某通道已記錄的信息進行檢索及回放操作,并記準該次檢索及回放過程的時間段。然后再對該通道該時間段記錄的信息進行檢索及回放操作;同時觀查正常速度、快進、快退、慢進、慢退、單幀進和/或退、暫停、單路全屏等回放功能。
10.9 故障報警功能試驗
使DVR出現電、機械、操作系統故障(或由制造商、廠提供協助),此時應發出報警信號。
10.10 運行狀態自檢與故障恢復功能試驗
在機器正常運行時人為斷電并恢復,檢查系統文件是否以日志保存信息。測量系統自動恢復運行的時間。
10.11 對前端設備的控制與多路實時監控、切換功能試驗
根據產品標準所給出的系統配置、系統功能,將DVR與相關設備連成系統,檢查DVR對前端設備的控制情況、多路實時監控情況、切換情況等。
10.12 組網功能檢查
被測設備通過網絡與外部計算機相聯,實現對另一機器的控制操作。
10.13 數據備份檢查
進行數據備份。
10.14 操作授權、數據加密與數據安全實驗
10.14.1 以不同權限操作相同功能,查看是否具備權限管理功能。每種權限分別3次輸入錯誤口令,應發出報警信號,并用授權口令消除報警信號。
10.14.2 根據產品標準提供的數據安全性評判條件,檢查被記錄的數據是否能防止被修改。
10.15 存儲格式實驗
采集自動分段時任意相鄰的兩個數據記錄段,觀測和計算前一段結束時間與后一段開始時間的時間差值。
10.16 存儲空間實驗
10.16.1 在正確設置樣機和滿足圖像分辨率、水平分辨力、幀率和規定運動圖像(測試源)要求下進行長時間的連續記錄,并以1h為單位得出占用存儲介質的數據量,再根據總容量計算出最大記錄時間。
10.16.2 對樣機進行長時間的連續記錄,檢查超時連續記錄后能否自動將起始數據覆蓋。
11 檢驗規則
11.1 檢驗分類
11.1.1 鑒定檢驗
在設計定型和生產定型時均進行鑒定檢驗,當主要設計、工藝、材料及元器件(零部件)更換后或停產后恢復生產時亦應進行鑒定檢驗。
11.1.2 質量一致性檢驗
A組檢驗(逐批):交收產品時,全數檢驗。
B組檢驗(逐批):交收產品時,抽樣檢驗。
C組檢驗(周期):每半年進行一次。受試樣品從交收檢驗合格批中隨機抽取。
D組檢驗(周期):產品評優時進行。
11.2 試驗項目和順序
各類檢驗的試驗項目、試驗順序、試驗方法、技術要求及不合格分類按表4規定。
11.3 抽樣與組批規則
11.3.1 組批規則
交付檢驗的批應由同一生產批的產品構成。
11.3.2 抽樣規則
11.3.2.1 鑒定檢驗的受試樣品不應少于3臺。
11.3.2.2 質量一致性檢驗
A組檢驗為全數檢驗。
B組檢驗的樣品數量按GB/T 2828.1的規定隨機抽取。
C組和D組檢驗的樣品數量按GB/T 2829的規定隨機抽取。
11.4 判定規則
11.4.1 按表4規定的項目、順序、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和不合格分類判定樣品是否合格,如果有一項不符合要求則判為不合格品。
全數檢驗的樣品應全部合格,對抽樣檢驗的樣品不合格品數小于或等于接收數(Ac),則判為批合格;不合格品數等于或大于拒收數(Re),則判為批不合格。
11.4.2 如無特殊規定,一般采用檢查水平Ⅱ。在B組檢驗中,B類不合格品的接收質量限(AQL)為1.5,C類不合格品的接收質量限(AQL)為4;在C組和D組及鑒定檢驗中,B類不合格品的不合格質量水平(RQL)為20,C類不合格品的不合格質量水平(RQL)為25。
11.4.3 抽樣方案嚴格性的調整
在連續批的逐批檢驗中,若質量水平保持較好或較差時,應按GB/T 2828.1規定的轉移規則進行放寬檢查或加嚴檢查。
11.5 不合格品的處置
11.5.1 對判為合格批中的不合格品應由廠方調換或修復成合格品。
11.5.2 B組、C組或D組檢驗不合格時,其代表批的產品應停止檢驗,分析原因,消除不合格因素后再提交檢驗。
11.6 批的再提交
批檢驗不合格時,經修理、調試、檢驗合格后,再次隨機抽取規定數量的樣品提交檢驗。
若仍判為不合格時,則可拒收,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通過新的周期試驗后,才能恢復正常生產和交收檢驗。
表4 依據檢驗類別的試驗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不合格分類等一覽表
12 文件提供
12.1 同設備一起提供的資料,應提供能指導用戶正確安裝、使用及日常維護的技術文件或產品說明書。
12.2 產品說明書要求用簡體中文編寫;外文說明書應配有中外文對照版本。產品標記應符合本標準第5章的規定。
12.3 說明書的覆蓋范圍應至少包括產品的所有操作按鍵功能的完整描述,對于隱含的復合按鍵功能也應描述完整,操作界面為軟件的產品也應對軟件操作的所有按紐、菜單等用戶界面元素描述完整。
12.4 說明書載體可以印刷品或電子光盤、軟磁盤方式提供。
13 標志、包裝、運輸和存儲
13.1 包裝箱外應標有制造廠名稱、產品型號,并噴刷或貼有“小心輕放”、“防潮”等運輸標志,并應符合GB/T 191的規定。包裝箱外的標志不因運輸條件和自然條件而變色、脫落。
13.2 包裝箱應符合防潮、防塵、防震的要求,包裝箱內應有裝箱明細表、檢驗合格證、備附件及有關的隨機文件。
13.3 包裝后的產品應能承受汽車、火車、輪船和飛機等的運輸。
13.4 運輸過程中應注意防雨水、放塵埃和防機械損傷。
13.5 存儲產品的倉庫環境溫度為-10℃~+40℃,相對濕度為30%~85%,庫內無腐蝕性氣體、易燃易爆物品。存放期為6個月。
附 錄A
(規范性附錄)
DVR圖像質量主觀評價的評價指標說明
根據視頻安防監控的特點,下列指標是主觀評價DVR圖像質量的幾個主要指標,它們是衡量視頻壓縮效果的主觀評價要素:
a) 馬賽克效應
由于視頻編碼過程中出現數據流丟失,特別是某些關鍵幀數據的丟失,造成視頻解碼信息不全而導致畫面中出現方塊現象或是清晰度不夠造成方塊現象。
b) 邊緣處理
邊緣處理指的是為避免視頻處理時物體邊緣出現抖動、云霧、模糊等情況,造成圖像輪廓的不清晰而進行的編碼處理方法。
邊緣處理的好壞主要體現為物體輪廓的清晰和逼真。
c) 顏色平滑度
顏色平滑度指的是圖像經過壓縮再還原后,顏色過渡處理的好壞程度。
一般是圖像壓縮后再還原,顏色過渡可能不好,顏色平滑度是描述這個顏色過渡的。一般地,采用制作成色帶形式的標準視頻源來主觀對比測試即可,或可采用色彩變化較為豐富的標準視頻源來主觀對比測試。
d) 畫面還原清晰度
畫面還原清晰度指的是圖像經過壓縮再還原后,畫面還原質量的好壞。
圖像壓縮后再還原肯定會出現信息丟失,畫面信息不可能會100%地被還原,但是通過處理后畫面的關鍵信息基本上都可以被還原出來(已經能滿足人的視覺需求,往往丟失的是人的視覺無法識別或不感興趣的區域)。一般地,畫面還原清晰度檢測環境的選擇可以選用對清晰度要求較高的應用場合,如銀行點鈔,若滿足了該場合的需求的話,就基本上可滿足其他場合。
e) 快速運動圖像處理
快速運動圖像處理指的是針對快速運動圖像編碼時,為提高每幀圖像的壓縮效率,保證解碼端圖像質量的處理方法。
當視頻編碼過程中遇到圖像畫面中較為劇烈運動的場景時,每幀圖像的壓縮效率降低,使解碼端圖像的重建質量急劇下降,快速運動圖像處理就是針對這一情況的處理方法。通常是以錄制快速運動圖像時,錄像不出現丟幀及圖像清晰作為衡量標準。快速運動環境的選取可選用交通環境。
f) 復雜運動圖像處理
復雜運動圖像處理指的是對復雜運動環境中物體形狀進行有效提取的處理方法。
復雜的運動中比較難以提取物體形狀信息,不便壓縮,所以復雜運動圖像的處理就是一種針對復雜運動時提取物體形狀信息的算法。一般地,復雜運動圖像處理是以能識別、區分物體的特征及動作來衡量。
g) 低照度環境圖像處理
低照度環境圖像處理指的是對低照度環境產生的噪聲而進行最低抑制處理。
低照度情況下,對視頻信號噪聲的處理尤為重要,視頻信號噪聲的主要表現方式是雪花亮點,因而主要通過雪花亮點的多少來衡量低照度處理效果,看能否基本看清楚關鍵物體。
附 錄B
(規范性附錄)
DVR圖像質量主觀評價方法評價的合格判據
B.1 單項合格判據
B.2 全項合格判據
附 錄 C
(資料性附錄)
基于特性量提取的數字視頻質量測試評估方法
C.1 測試原理——基于特征量提取的數字視頻質量測試評估
將原始參考視頻與失真視頻在每一個對應幀中的每一個對應像素之間提取其特征參數進行比較,按照本標準3.5定義的PSNR公式,通過測評軟件進行計算,算出對參考視頻和失真視頻提取的特征參數(如分辨率、幀率、信噪比等)的相應值,并給出比對結果。測試原理框圖見圖C.1。
圖C.1 基于特征量提取的視頻質量客觀評估模型
C.2 評價信號的生成
評價信號以藍屏信號開始,內容為參考視頻的模擬信號或數字信號。
DVR視頻質量評價可選用帶有明顯起始特征(如藍屏信號)的高質量模擬視頻信號作為參考視頻(模擬);為實現定量評價視頻質量,須對模擬信號進行數字化,生成高質量、未經壓縮的數字視頻信號,作為參考視頻(數字)。
為評價幀率,在參考視頻(藍屏信號之后的視頻信號)中應以標準幀率的頻率嵌入幀編號,通過對藍屏信號的檢測可以判斷出第1幀的到來。嵌入的幀編號從第l幀起遞增,并將其作為圖像內容,在逐幀評價幀率或信噪比時作為參照。
任何以藍屏信號開始的視頻信號均可作為評價信號,經過模擬錄像可得到模擬評價信號,經過數字化可得到數字評價信號。
C.3 參考視頻(標準視頻源)的制作
C.3.1 利用原始非壓縮的標準電視對照卡圖形文件導入圖像編輯軟件,生成不同分辨率的圖像文件
作為靜態標準視頻源。
C.3.2 通過計算機視頻編輯軟件將非壓縮的圖片文件制作成長度為3 min的靜態avi視頻文件(注意:avi采用非壓縮格式,以保證最小失真)
C.3.3 利用三維軟件制作視頻動畫文件1個,作為動態參考視頻,畫面應盡可能顏色豐富,有比較明顯的運動。
采用計算機制作的動畫作為活動視頻的優點是無第三方(如攝像機)失真加入,以保證具有最清晰的原始活動圖像。
C.3.4 利用視頻編輯軟件將視頻動畫文件和背景靜態avi文件合成,合成方式有2種,見圖C.2。
圖C.2 視頻動畫文件與背景靜態文件的合成方式
區域疊加時對關鍵的區域(如清晰度線數刻度,灰度刻度等)應不予以覆蓋;半透明疊加時,應以能清楚分辨出背景為依據。
C.3.5 將不同分辨率的合成圖像通過數字視頻(1394)接口送入數字錄像帶(DV),或者以Mpeg2格式文件制作成DVD盤,至此,標準視頻源制作完畢。
C.4 評價指標的獲取
C.4.1 分辨率:直接由解碼圖像的原始大小獲得,如CIF,D1。
為實現對其評價,視頻應保證能用通用播放器播放,以便確認播放尺寸是原始尺寸而沒有經過電子插補放大。
C.4.2 幀率:通過計算錄像文件在起始和終止藍屏信號間的幀數,可得其與標準視頻源文件的差距。
C.4.3 信噪比:原理上信噪比的計算應在保證幀率的前提下進行,因為PSNR公式中的求誤差所用像素必須來自同一幀的解碼和原始圖像,即一幀標準視頻源圖像對應一幀壓縮后的解碼圖像。如果該前提不滿足,信噪比將很低。
藍屏信號之后的第1幀標準視頻源圖像對應解碼的藍屏信號之后的第1幀解碼圖像,藍屏信號之后的第2幀標準視頻源圖像對應解碼的藍屏信號之后的第2幀解碼圖像,以此類推,計算信噪比。
在實際應用中,測評軟件應具備小范圍對準功能,即解壓圖像在參考視頻中自動尋找使信噪比最好的一幀,并將標準視頻源圖像序列與解壓圖像序列之間的幀與幀對應關系重新同步,這樣對一些有丟幀的產品可以更加客觀地評價其幀率和圖像質量這兩個指標。
也可取指定幀數的信噪比求平均作為平均信噪比評價指標。
C.5 試驗步驟
C.5.1 將參考視頻(數字)輸入DVR,開始錄像,并取得錄像文件(失真視頻)。
C.5.2 將參考視頻和失真視頻(DVR的輸出)同時輸入到視頻處理機。
C.5.3 視頻處理機通過測評軟件提取參考視頻和失真視頻的對應特征參數,計算求得相應值,并進行比對。
C.5.4 打印出比對結果。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