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交通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系統,單獨從道路或車輛的角度來考慮,很難解決交通問題,必須把車輛和道路綜合起來全盤考慮。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將信息技術、電子通訊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等有機結合的智能交通應運而生,可以實時、準確、高效的監管交通情況。
監測方式各有春秋
1、攝像監測技術包括可見光和紅外線兩種視頻檢測方式。可為事故管理提供可視圖像;可提供大量交通管理實時信息;單臺攝像機和處理器可檢測多個車道。缺點是大型車輛可能遮擋隨行的小型車輛,可靠度相對較低;如果存在陰影、積水反射或晝夜轉換可造成檢測誤差等。
2、線圈地下埋置技術的優點是該項技術已經成熟、易于掌握;計數非常精確。缺點是安裝過程對可靠性和壽命影響較大;修理或安裝時會中斷交通并且會影響路面壽命;易被重型車輛、路面修理等損壞。
3、雷達定位系統技術的特點是數據采集非常方便而且能夠提供準確的交通及車輛相關完整數據信息,可全天候工作。缺點是成本比較高,而且受功率的影響,可能會產生錯誤信息。
4、微波檢測MTD技術可以提供公路實時信息,還有多車道的車流量、道路使用率和車型等信息;這些信息可以通過無線傳輸或利用通用串行通信線路連接到其他系統。MTD具有技術先進、成本低和可靠度高等特點。
5、RFID技術在交通監管領域有多種應用,例如高速公路的收費系統、車輛證照信息管理和移動式/固定式稽查系統等,可記錄車輛相關詳細信息和行駛路線以及是否超出營運范圍,還可以采用RFID技術統計交通流量,提供車輛、船只進出口站(港口)的精確交通流數據,為交通規劃提供準確依據,從而保障公路、水道的通暢有序。RFID智能交通監管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可以遠距離識別、讀取速度快、信息采集量與存儲量大、數據準確以及可根據環境變化相應調整和成本較低等優點。缺點就是,需要將RFID標簽永久固定在車身、船身的適當位置(如汽車的擋風玻璃上),前期貼標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由于RFID技術本身的特點,其精準度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溫度、濕度和金屬附著物等)
目前,發達國家在RFID智能交通監管方面的發展力度較大,開始在交通監管領域逐步成功推廣應用這項技術,典型代表是美國等發達國家。
中國的RFID交通管理
中國現在還沒有在公路管理等方面大規模應用RFID技術,不過已經有幾家RFID業內公司提出了各自的公路/車輛RFID管理系統,通過對車輛進行非接觸式信息采集處理,從而自動識別和自動管理車輛活動,例如不停車收費系統等;同時,也有幾個省份開展了對RFID技術應用在公路/鐵路管理方面的相關測試。
RFID智能交通管理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在系統工作過程中,讀卡器首先通過天線發送加密數據載波信號到RFID汽車標簽,標簽的發射天線工作區域被激活,同時將加密的載有目標識別碼的高頻加密載波信號采用某種調制方式經卡內高頻發射模塊發射出去,接收天線接收到射頻卡發來的載波信號,經讀卡器接收處理后,提取出目標識別碼送至計算機,完成預設的系統功能和自動識別,實現目標的自動化管理。
在RFID智能交通管理系統中,RFID標簽可安裝在汽車內部的儀表盤上,在一級公路上可以在不減速、不停車的情況下使用。經過國內某些省份的測試,RFID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數據傳輸速率可以達到300千比特每秒,標簽移動速度(車速)可以達到300公里/小時。讀卡器直接安裝在各個站臺或交通流量大的路口,并通過移動GSM網用GPRS方式或短信通信方式傳輸到公交信息中心。為避免多輛公交車同時經過站臺附近或路口時可能形成的徑向干擾,造成相移,影響天線對信號的接收,在部分流量大的站臺和地點,可考慮將天線埋地。
不過,到目前為止,國內應用最為廣泛的還是電子攝像監管技術,也就是大家都熟識的“電子眼”。據相關調查,國內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幾種針對“電子眼”而設計的抗電子眼“高科技”——“電子狗”和銀粉。“電子狗”就是一種當汽車駛進電子監控范圍的時候會發出警報的一種預警裝置。而銀粉則是一種噴霧,主要噴在汽車的號牌數字上面,噴了銀粉的部分數字會反射光,當對面有光源照射時,這部分數字會看不清或者看不到。通過這種方式逃避“電子眼”的“搜捕”。
交警部門對這兩種抗電子眼“高科技”可以說是哭笑不得,銀粉的確能夠讓對面的鏡頭看不清車牌號碼,可是由于“電子眼”處于公路上方,銀粉對上方光源一點作用也沒有,所以不影響“電子眼”的正常工作。至于“電子狗”,交警部門則表示贊同,因為“電子狗”可以對司機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這對于交通安全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
RFID智能監管將成交通管理未來發展趨勢
據統計,世界上每天都有3萬多人在交通事故中喪生、14萬人在車禍中受傷,其中15000人終生殘疾。據美國有關部門預測,到2020年,美國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將會超過1500億美元,而日本東京目前因交通擁堵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為1230億美元。在中國,中國公安部統計的數字顯示,2004年我國道路交通傷害導致死亡人數為107077人,受傷480864人,造成經濟損失23.9億元。交通事故奪走了生命,也奪走了全球安全和寶貴財富。因此,交通安全問題也成為全世界各國重視和狠抓的頭等問題之一。
與傳統的交通監管數據采集方式相比較,RFID智能交通監管技術具有優勢。實時交通信息采集市場發展空間巨大,資深分析師Dan Benjamin表示,交通數據收集系統市場非常可能被無線射頻技術所取代。
專家認為,在中國,RFID智能交通的實現需要兩個前提條件:RFID芯片制造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和國內民眾對RFID技術的廣泛接受。
相信隨著RFID技術的日漸成熟和日趨完善,RFID智能交通監管可以給全球的生命健康與安全提供交通安全保障。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