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河北昌黎縣密布著眾多葡萄酒生產企業,加起來有近百家。更好酒業公司的銷售經理王敬宇透露:"我們灌的汁是水多、酒少,酒汁占百分之二十,其余都是水。"他說,酒汁里面酒少水多,自然便宜,但要當真酒賣,僅僅摻水還不夠,從外觀到口感還要用特殊的原料調制,葡萄酒的顏色及酸度全靠輔料調。(12月24日京華時報)
廠家不顧消費者利益公然生產"假葡萄酒",很是令人糾結。然而,更令人糾結和憤懣的是,這樣的廠家和這樣的生產方式竟然就是在相關政府監管部門的眼皮子底下進行的--在當地不少葡萄酒廠的車間里,都安裝著監控攝像頭。據了解,這些攝像頭都連通到當地質監部門,還設有專人監控。但工人們就在這些攝像頭底下,毫無顧忌地灌裝假冒的名牌葡萄酒。質監部門專人監控的攝像頭,完全成了"聾子的耳朵",這極不正常,曝露出來的或是"貓鼠同體"之下的利益分肥。
據《焦點訪談》報道:當地生產假酒標已經十幾年了,沒有出過什么大事。從各種勾兌原料到假商標、假包裝,昌黎縣及周邊已經形成了造假酒一條龍的完整鏈條。僅鄰近昌黎的秦皇島龍山泉酒業公司一年賣給葡萄酒廠的酒精就有四五百噸。昌黎縣城汽車站附近的食品添加劑店女老板賣貨時間長了,連她都知道造假葡萄酒的主要配方。不少葡萄酒廠的車間里都安裝著監控攝像頭,這些攝像頭連通當地的質監部門,有專人監控。工人就在攝像頭底下灌裝假葡萄酒。攝像頭連同專人監控整個就是聾子的耳朵--擺設。
給廠家的生產線上安裝攝像頭,功能多多。一則可以欺騙上級。若有上級檢查,安裝到假葡萄酒生產一線的攝像頭,說不定反而當了當地部門重視生產質量的政績;二則,說不定一個延伸到一線的監控攝像頭,就異變成了公權者牟利的工具。主動權一定掌握在監管部門手里,想查你的時候,可以直接調監控資料,不想查就可以當擺設,至于查與不查完全取決于監管者的"心情".這個所謂的"好心情"怎樣來的?"貓"如何對違法的"老鼠"高抬貴手?其前提必然是先將"貓"喂飽。
安裝攝像頭的監管者,究竟和生產假酒的廠家有著什么樣的利益勾連呢?我們姑妄猜之,這種利益分配一定極不簡單。2008年媒體報道,在"1·18"南川礦難事件后,在該市檢察院的窮追猛打下,一個腐敗窩案終于大白于天下。最終查實,該地礦主為了讓停產整頓的煤礦早日恢復生產,不間斷地向南川區安監局局長兼煤監局局長的張武勝行賄。逢年過節期間,是煤監局長收受紅包的最佳時機,也是煤監局長個人進帳的大好時光。甚至當煤監局長被抓時,反貪干警竟然也在他身上搜出了3個共計七八千元的紅包。礦主用大把大把的"紅包"蒙蔽住了煤監局的眼睛,而昌黎縣生產假葡萄酒的廠家,會不會以同樣的大把大把的"紅包"蒙蔽住"攝像頭"的監控?這種可能性極大。
為什么在攝像頭下公然造假"沒啥可怕"?這些攝像頭都連通到了當地的質監部門,還設有專人監控。但在不少酒廠記者看到,工人們就在這些攝像頭底下,就直接面對監控攝像頭違法操作。監控鏡頭原本是為了消費者保駕護航,可惜在這里它只是個擺設,現代化的設備反而成了官商勾結聯絡裝置,我們不用猜,也知道監管部門在此時充當了制假販假的幫兇。對這樣規模化,長期化制假販假大搖大擺的在監控之下大行其道,監管執法部門再找理由也難推責任,況且在當地從用于葡萄酒廠用來勾兌假酒酒精。到附加材料有色素、酒石酸、檸檬酸、檸檬酸鈉、丹寧、香精等,再到印刷假冒的名牌葡萄酒包裝和標簽,形成一定規模的造假產業鏈。這顯然不是我們要的"中國制造",但是它偏偏有保護傘使這種"中國制造"泛濫。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