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小身材高價格的“硬通貨”,公認的除了黃金鉆石,現在又有了芯片。
產能失衡之下,全球芯片缺貨潮逐漸從晶圓代工、封測等部分環節蔓延至全產業鏈,涉及汽車、手機、筆記本電腦甚至蔓延到智能家電等多個消費領域。
今年以來,各類芯片售價水漲船高,讓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這種“硬通貨”。
6月16日,在香港特區的屯門發生劫案,一物流公司運輸的價值約50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415萬元)的芯片被劫。
就在稍早前,位于深圳市的一家電子廠裝有21萬個芯片的10個箱子失竊,一同丟失的還有電腦主機,該批芯片價值約千萬元。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芯片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業內流傳的一個說法是,在屯門被劫的貨源是鎂光(Micron)的貨,原廠在送代理商的途中被劫,但消息并未獲得鎂光方面證實。鎂光是全球最大的存儲芯片生產企業之一,而在今年,存儲芯片價格已多次上調價格。
“航天級別的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芯片售價可高達上百萬元,價值堪比一套房。”上述人士表示,當下芯片市場缺貨漲價嚴重,部分芯片的漲幅在幾倍甚至十幾倍,價值高、好轉手是不法分子盯上芯片的主要原因。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居龍在本月舉行的南京世界半導體大會上談到“缺芯”這一話題時表示:“現在有一個現象,只問交期不問價格,不計成本一定要拿到貨。目前半導體產能不足是全面性的,從最先進的節點到某些材料,甚至封裝測試的基板也短缺,顯示器也短缺。”
不計成本拿貨
長期需求的結構性增長,疊加供應鏈的短期失衡,導致了此次半導體大范圍的產能緊缺。
“中國的部分企業在全球市場上正在以最高20倍的價差收購芯片,這是現在真實的環境。”三星電機的一名前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一些特殊的微控制單元(MCU)的價格,去年為每個8美元,但目前狂飆至50美元,是去年的6倍以上。在業內人士看來,由于(安全)庫存已經探底,所以目前采購就算不管價格、持續下單,也無法確保所需數量。“通用MCU從幾毛錢漲到幾塊錢的情況比較多,現在的行情普遍是漲價8到10倍,大家壓力都比較大。”
此外,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在一份報告中預計,今年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將增長24%。其中,模擬芯片市場在2020年增長8%,2021年市場規模將增長25%,出貨量將提升20%。
由于模擬芯片市場供應緊張,IC Insights預計,今年模擬芯片平均售價將罕見地上漲4%,上一次模擬芯片平均售價上漲是2004年。
方正證券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指出,除了MCU外,PMIC(電源管理芯片)也是此次芯片缺貨潮中受影響最大的類別。該芯片屬于模擬芯片,是電子設備的電能供應心臟,負責電子設備所需的電能變換、分配、檢測等管控功能;是電子設備中的關鍵器件,其性能優劣對電子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有著直接影響,廣泛運用于各類電子產品和設備中,是模擬芯片最大的細分市場之一。
“PMIC的貨源很缺,現在市場上都在搶貨。在非常規的渠道,價格可以喊到五倍以上。”一名臺灣供應鏈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筆記本電腦的大顆PMIC目前大約是0.8美元一個,這個價格已經是調高過的價格,但如果拿到非正式渠道售賣,即便是賣到2美元也有非常多人搶著要。
“少一顆芯片,產品就沒有辦法出貨。”上述供應鏈分析師表示,“因為一顆0.8美元的芯片,可以導致300美元的筆記本電腦無法生產,對于廠商來說,缺芯損失太大了。”
方正證券表示,電車放量、5G換機、消費電子爆發、物聯網加速帶來的新一輪補庫存周期,電源管理芯片需求暴增。2018年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模約為251億美元,預計2026年這一市場將擴張至約550億美元。
居龍則認為,今年半導體漲勢繼續,預計會有15%~20%的增幅,“這個季度和下個季度極有可能達到20%的增幅,下半年會有所放緩。今年半導體市場規模應該可以超過5000億美元,原本我們預測是明年或后年突破500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芯片的火熱也與目前的全球貿易形勢和政策變化有關。
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與波士頓咨詢發布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報告,如果每個區域要建立自給自足的本地半導體供應鏈,至少需要1萬億美元的增量前期投資,還將導致半導體價格總體上漲35%~65%。
半導體開啟超級周期
根據SEMI預測,到2022年,半導體行業將實現三年連續增長,迎來超級周期。
市場調研機構Omdia在2021年第一季度發布的報告中稱,半導體總收入季度環比上升0.5%,達到1311億美元。通常情況下,第一季度是淡季,因為需求在之前的假日季節收尾后有所下降。從2003~2020年這段區間看,第一季度的長期平均表現比前一季度下降近5%。
但新冠疫情打亂了市場動態。Omdia表示,在疫情的高峰期,由于難以估計未來的需求而導致芯片短缺,提升了許多半導體組件的平均銷售價格(ASP)。其結果是收入增長了0.5%,比歷史平均水平-4.7%強得多。
為了解決產能不足問題,半導體龍頭紛紛砸重金擴產。SEMI統計的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4年,全球至少將增加38座12英寸晶圓廠。
“2020年下半年以來,缺貨漲價成為半導體板塊的主旋律。缺貨漲價態勢下,最直接受益的當數晶圓廠及IDM廠商(芯片的國際整合元件制造商)。同時,面對缺芯困境,國內晶圓廠及IDM正積極擴產,規劃產能預估將主要于2021年下半年及2022年陸續開出,對半導體設備板塊的推動力不可忽視。”某中型券商電子行業分析師表示。
中信建投表示,半導體板塊高景氣度將繼續維持,全球芯片市場供需失衡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相關設備、材料、晶圓供應商等供應鏈也會受惠。以2020年為起點,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進入訂單、業績整體收獲期。
不過,這無法緩解短期內的產能緊缺問題。因為MCU等芯片缺貨,上游的半導體設備廠也直接受到影響。
一個封測企業廠商告訴第一財經,目前很多封測設備價格大漲,而且還不一定有貨。
國內某晶圓廠相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因為產能緊缺,除了長期的戰略合作客戶,基本都要先付款,就這樣一些小客戶也很難排上隊,即使交了錢也不能保證交貨時間。
一家封測企業也表示,由于產能有限,無法接小廠商的單子。如果中國臺灣地區的疫情影響加重,有客戶轉單,也會調整目前的產能,分配給大客戶。
2020年,中國進口的半導體總額為近3800億美元,約占全球規模的70%。與此同時,中國國內生產滿足了約15%的需求。
“到2023年中期,中國規劃將國內消費的半導體產量翻一番,達到其需求的至少30%。”調研機構StrategyAnalytics在最新的研報中指出,中國的國內生產規模至少要滿足自身30%的需求,以對沖未來供應中斷的風險。
StrategyAnalytics指出,隨著各國對半導體行業實行補貼和其他激勵措施,世界可能進入新的競爭,這是一場看誰能在本土半導體開發上投入最多的競爭。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有通過明智精準的投入,各國才有希望取得更大的成功。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