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伴隨著上古之音的悠揚聲
我們一起走進河南博物院
院內珍藏著包括賈湖骨笛、蓮鶴方壺、
杜嶺方鼎、婦好鸮尊等在內的
“九大鎮院之寶”
以及17萬余件珍貴文物
共同見證著中原文化的燦爛輝煌
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相比普通觀眾的匆匆一瞥,作為河南博物院保衛處處長的李政育,對這些文物的情感和責任要深刻許多。光陰為誓,從1997年至今,他始終堅守在文物安全和游客安全的最前線,參與并見證了文物安全和游客安全系統的一次次升級與改造。
今年,隨著海康威視物聯中臺和博物館安全管理平臺的引入,使河南博物院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智慧。
全鏈路安全工作體系 守護第35個安全年
在中國眾多博物館的寶庫中,若論藏品的豐富與珍貴,河南博物院堪稱 “半部華夏史”。同時,僅2023年,河南博物院接待游客就突破270萬人次,今年暑期每日游覽人數更是突破1.4萬人次。在這背后,安全工作的復雜性和重要性可想而知。
“博物院的安全工作涉及很多方面,像執勤、巡邏、設備檢查、隱患查改等等,都是我們日常要做的工作,一年四季、甚至是24小時,都在堅持這樣一個重復性的工作,還需要時刻保持周密,這是很難的事情。” 李政育說道。
為此,李政育和他的團隊們建立了全鏈路安全工作體系,從安檢到技術防范,從安全保障到應急演練、安全培訓,這支高素質、專業化的隊伍,是文物安全的堅強后盾,也守護了河南博物院的第35個安全年。
“每天工作結束,大門一鎖,無事發生,安全沒出現任何問題,對我們來說就是最開心的。”河南博物院保衛處嚴俊杰說道。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河南博物院并未滿足于現狀,不斷探索助力安全管理的新科技手段。他們深知,有科技的輔助,能夠為文物和游客帶來更高效、更可靠的守護。
“雙平臺”打破信息孤島 一屏掌握各類運行數據
隨著河南博物院各種科技管理系統的陸續建設,管理者們的工作變得更加便捷,但也帶來了新的困擾。不同時期安裝的設備系統之間不互通、不兼容,就像是一個個數據孤島。
2024年,海康威視的"雙平臺"技術的到來,帶來了新的改變。通過海康威視物聯中臺,將河南博物院院內各類安防系統統一接入,進行數據處理升級,構建博物館公共安全智慧管理平臺,打破設備間的數據“孤島”,接入600余個視頻點位、900余個入侵報警點位、1200余個消防點位、70 余個門禁設備,實現了各系統及數據的互聯互通。
以往,需要手動切換不同系統數據,并挨個查看、對比分析,費時費力,一旦遇到緊急事件,還耽誤處理進度。現在通過博物館公共安全智慧管理平臺,一屏上就能看到報警、消防、門禁等各類運行數據,各點位的空間位置和現場視頻實況一目了然,方便綜合指揮調度,讓安全管理更精準、高效。
“博物館安全工作的變革,我想是在有一個好的隊伍的前提下,還要充分利用好現在的新技術、新產品,這些都是我們的工具,把它們用好了,一個是減輕了我們的工作壓力,同時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李政育說。
數字孿生技術 為安全管理注入智慧力量
河南博物院通過海康威視數字孿生技術的升級,把整個博物館“搬”進虛實結合的數字世界,構建了一個三維立體、可視化的安全監控體系。
通過日常巡查,把一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是安保工作的基礎。通過數字孿生技術與視頻監控系統的有效融合,安保人員在屏幕前即可實現遠程巡查,不僅可以按需制定巡查路線,在巡檢過程中,還可自由調取巡檢路線沿途的視頻畫面,實時了解現場真實情況,提升巡檢效率。
在應急事件處置上,數字孿生技術將事件報警定位從平面變為三維。一旦發生警鈴響起,中心控制室管理人員根據三維報警定位,能快速、便捷、清晰地知曉警情所在位置,并聯動視頻,快速對現場進行復核,啟動應急處置預案,實現1分鐘內警情定位、復核、通知,3分鐘內應急隊伍到達現場處置。
在博物館管理場景中,海康威視數字化技術不僅僅局限于安全防護,更拓展到了文物保護、用電監測、客流監測、能耗監測、燈光控制等多個維度。未來,海康威視將與河南博物館繼續探索科技與文博場景的融合與創新,為文化遺產的永續傳承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