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北京成功舉辦了2008奧運會。在申請到奧運舉辦之初,國外安防企業更加看好中國的安防市場,特別是今年以來霍尼韋爾、索尼、GE等國外著名大企業都采取措施加大了中國市場的開發力度,而中國安防企業雖然數量眾多,但普遍規模很小,技術力量薄弱,隨著中國市場開放程度不斷加快,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形勢。國內一些安防專家也都表示了一些擔心。如何全面、正確地看
待目前中國安防行業的形勢?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將采取哪些措施幫助國內安防企業盡快做強、做大?這都是業內人士非常關心的。
如何正確地看待當前中國安防行業的形勢以及行業協會應當采取哪些措施幫助國內安防企業盡快做強、做大是行業中最為要害的問題,而行業協會承擔這個重任有很大的難度。
首先是安防行業的特殊性。一是安防是與安全有關的技術經濟行業,它既有工業行業色彩,又有服務行業色彩,與其他許多工業行業不同。日本有保安協會和安全工業協會,美國也如此,我國與他們也不同。二是行業的前提是為社會安全服務的,又是新興行業,開始就由公安系統管理,不像其他工業行業以前由原經委或各部委管理,政府職能自然由原工業主管部門改組而成的協會替代,這些協會基礎好,有經費和政策支持。國外安防、安保協會也有政府配套的政策支持,如對中小型安防企業的經濟支持政策。公安部沒有宏觀調控職能,如果從理想化角度要求它,公安系統只能從安全角度管理,從質量控制上要求,這又與質量管理部門職能交叉,存在先天不足。如果說協會體現工業屬性,這是從零開始的。協會工作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和壓力。
就拿同屬公安系統領導的消防與安防比較,安防也有差距。消防行業有工業屬性,而且沒有安防壓力大。消防有兩點優于安防。一是有消防法律、法規保障,消防行業1987年前后出臺了對進口產品檢驗的通知,必須經過相關機構的檢測才能銷售。這給國內企業創造了較好的環境和空間。而安防行業2000年12號令只管到國內企業,國外安防產品走私進來可以暢通無阻。安防部門出臺規章很困難。二是消防行業經過較長時間計劃經濟管理,基礎較好,企業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而安防行業形成較晚,一開始就面對市場,基礎差,面對的問題多。
國外安防企業利用北京奧運進軍中國,中國安防企業確實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挑戰。但經過仔細地觀察、思考,也有一些有利的地方,安防企業應客觀、冷靜面對,要研究對策,注意揚長避短。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好事,例如有利于企業強強聯合,促進競爭力的提高。
安防進入市場經濟比較早,有的企業已形成了一定的競爭能力。在市場經濟中能生存下來就有自己堅強的內涵,有經驗的積累,這是有利的方面。今后,中國安防企業有向三個方向發展的可能。
安防企業中小型的多,形成規模的很少,但已經有一些企業向品牌企業發展。如防盜安全門市場已初見品牌效果,尤其是消費市場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改善,有利于促進企業形成規模,已形成多品種、綜合性的發展。這類企業從安防行業而生,向多種經營方向發展,以建筑業為主要方向發展,如美心、盼盼等。視頻監控的DVR產品情況也類似,發展很快,形成了幾個較大的品牌,其他如天津亞安的視頻監控、創維的顯示器、深圳視得安的可視對講等產品做得也很好。海灣公司是消防企業,進軍安防也取得了很大進展。這些企業利用有利形勢,立足于滿足具有國內的特色使用要求,為企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今后不僅是創造國內品牌,還要成為國際品牌,如汽車防盜產品的企業廣東鐵將軍,在國外就做得很好。去年安防企業家座談會強烈呼吁政府工程帶頭采用民族企業的產品。協會、安防媒體可以做一些工作,想辦法幫助他們發展、壯大。
還有一些企業,通過“傍大船”加快發展也是出路,可以傍國外大船,也可以傍國內大船,最好是強強聯合。協會組織研討、推動,是協會努力工作的一個方向。第三類,有的企業做累了、做乏了,可能轉向或轉型,甚至被淘汰。加入WTO之后,出現這3種趨勢是必然的。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